金秋盛暖 承故萌新 ——广州市第二中学与广东实验中学历史科“同课异构”交流活动
时值金秋,历史科迎来了一直以来的朋友与同志——广东实验中学历史科的同仁——一起开展“同课异构”。此次活动,距离上一次两个科组的聚首已逾三年。记得彼时同样是在丰收的季节,同样是秋高气爽的天气,路途遥远、故友再聚,让微有凉意的秋日盛满了温暖。
此次大家选择是一节很熟悉的课,《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其无论在教材、考试还是历史研究上的重要性,都无需再做赘述。这一课同样也是公开课的高频课题之一,其在网络上、学术期刊上的课例数不胜数。此次活动,是我科采用新教材以来第一次将其选作为公开课。我们非常期待通过此次活动,既展示我科在我校“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研究指导下历史教学的探索,同时也通过与广东实验中学同仁的交流探讨,进一步开拓我们的思考。
“同课异构”,我们可能更倾向于看到不同,领略不同的风景,在差异的碰撞中捕捉闪耀的光点。这一次,广东实验中学的冯吉娜老师和广州二中的钟玉洁老师呈现更多的是“不约而同”。
钟玉洁老师 冯吉娜老师
作为师生都非常熟悉的一课,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构,没有把知识讲授作为授课的重点,而是减少知识讲授比重,更多是去引导学生从历史学习中收获思考。这种思路下,教材的知识变成了教学的素材而非教学的内容,一改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两位老师围绕各自的授课主题,灵活地重建了课本的知识结构,给了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要让学生对已学知识产生新的认识,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新说法、给出一个新结构就行了,这不符合历史科学求真、求实的学科特点。因此,两位老师又“不约而同”地从相同的角度切入、用相同的史料去佐证。课堂上,两位老师都选取了《南京条约》的文本,而且都做了中文版本与英文版本的细致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当时中英两国的不同,从而深刻地认识到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以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进而很自然地达成了老师的设计意图。也正是如此,两位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史料阅读的学法指导。此外,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的养成也是两位老师的共同追求。老师希望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既能站在过去的时空客观地认识历史,又能从历史的冲突和磨难中,获得历史的经验、树立时代责任感。
两节课的相同之处当然不止这些。同课异构中的同大于异也许稍有遗憾,但换一个角度看也给我们以信心。两位老师对教材的重构和新主题的思考,均是基于对学情的判断以及对历史教学意义的探索。两校老师均认为,我们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学习能力也比较强,对于初中已经详细学习的内容没有必要照本宣科。高中阶段,我们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落实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情感价值的培养,让他们在感受历史学科魅力的同时,成长成一个有思辨能力、有责任感、有家国情怀的人。正是这样的共同追求,我们在“异”中寻到了“同”,这不也正是我们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的价值追求吗?
当然“异”也不可不说。同样是课程重构,冯老师在知识落实和课程创新上比较好地达成了一个平衡,体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的稳健;钟老师更倾向于对课本结构大范围的推倒再建,体现了一位新老师敢于突破的勇气。同样是史料求证,冯老师从不同角度呈现多样史料,努力为学生构建立体的历史场景;钟老师则围绕核心史料,充分挖掘史料价值,强化学生对本课主旨的认识。同样是学法指导,冯老师从中英制度差异、文本格式、文本内容等多个角度,指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解读史料;钟老师则为学生总结出概读、品读、对读的 “史料三读法”,简洁明了……
两校历史科老师合影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对耕耘的回报。历史是民族的故事,可以启迪未来。同课异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坐在一起,在秋日里共享耕耘的硕果,共同开启对历史教学恒新的思考。在这个金色且温暖的秋日,我们收获了友情、收获了成长、收获了“天涯”咫尺的鼓励。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