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在线>历史科>学科动态>详细内容

学科动态

扎实——高三复习课的底色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18 13:20:35 浏览次数: 【字体:

                      

   已记不清这是笔者第几次听申芳老师的课。过往听申老师的新授课,主题新颖,解读独特,就像申老师时尚多变的着装,总能给学生崭新的体会。今天听申老师的高三复习课,一如已往的复习课——扎实,无论是知识讲解,素材呈现还是能力培养,这一底色依旧禁得起打磨。  

   第一、深挖概念,知识体系完备。  

   历史概念,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是基于新授课的学时限制和教学目标的深度要求,对概念的解读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这显然达不到复习课的要求。一方面,高考历史越来越重视考生对概念准确且多方位的掌握,另一方面,复习课中,概念是知识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因此,复习课中概念的深度和广度相较于新授课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一点,申老师做得很到位。  

   一个"民族资本主义" 的概念,新授课时笔者只强调它是不同于外国资本主义,至于其确的切内涵、外延是无暇顾及的。复习课上,申老师将其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外国资本主义两个概念从生产工具、生产关系、生产组织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让学生在两个概念的参照之下,对民族资本主义内涵的每个层次形成清晰的概念边界,最终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这样,无论将来考题从哪一个角度切入,学生都能迅速辨明。  

   第二、材料丰富,构筑多样体验。  

   复习课不能简单地炒冷饭,要立足高考的特色重新设计。申老师这节课对当下高考的特色做出了最直接、最充分的回应——丰富的材料——有文学材料,也有历史资料,有数据资料,也有文字资料,甚至还有图片资料。多样的材料,丰富了课堂表现,也充实了课堂内容,让课本上相对抽象的结论有了具体的依托,体现了历史学科史论结合的特色。  

   类型如此丰富的材料,站在学法的角度,不同的资料需要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读,由此可以锻炼学生材料分析的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不同的史料给了学生不同的体验。一段戏剧剧本,学生读起来轻松有趣;一组数据统计,学生聚精会神,屏气凝思。而这种不同的体验,也正好调节了课堂的节奏,让沉重的复习课不那么枯燥,旧知识散发出新味道。  

   第三、立足学情,学法指导实用。  

   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很高,这主要提现在新材料的大量使用上,而新材料构筑的往往是学生不太熟悉的情景与问题。由于学生不知如何构建题目信息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学而无用的错觉和学不会用的困惑。  

   申老师在课堂上示范了一种最实用的方法——时间联系法。以一个事件的时间为中心点,联系其前后对应的事件,从而建立起这些事件与中心事件的因果关系。虽然高考试题中的材料是新的,但材料的时代背景与课本知识的时代背景都是重合的。申老师的方法便是指导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去联系课本知识来解读材料,解决问题的。方法说透了就显得很简单,但学生看到陌生的材料容易把问题复杂化,捅不破这层窗户纸。  

   这节课,申老师还有很多细节上的拓展,这些就犹如绘画上的点缀,让画面更丰富,更有层次。但无论如何点缀,扎实的底色是一切的基础!  

                                           2017.9.15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