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导明方向 精准把脉促提升
2024年3月12日,我校物理科组迎来了广州市教研员陈继红老师等领导和专家的教学督导。
图 1 陈继红老师进行教学督导
此次接受督导的是高一年级的2节相衔接的课程、高二新课及高三专题复习课,共4节。四位老师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以下是四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概述及剪影。
赵卓伟老师在高一11班讲授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一课时)》用温故知新的方式引入新课,简化生活中常见的类圆形曲线运动为圆周运动,渗透物理建模思想;赵老师从生活中汽车行驶平面的公路弯道入手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巧妙的问题串,逐步引导学生找到汽车行驶倾斜路面的向心力来源,层层递进;最后对比火车与汽车行驶特点,并利用自制铁轨、车轮模型讲解铁路弯道中火车车轮的结构特点,分析火车轨道及车轮的受力,帮助学生完成对平面、倾斜路面中圆周运动知识的同化。
图 2 赵卓伟老师展示自制教具
图 3 赵卓伟老师与学生交流互动
李媛老师在高一6班讲授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二课时)》运用崎岖山路的生活情境,在平面上的圆周运动基础上引入生活中还有竖直方向的圆周运动——凹形和拱形路面。通过在两种路面上的动力学分析,渗透生活中汽车行驶的安全教育,并继续深入研究竖直面上的绳球模型、圆形凹槽和圆形管道中的临界速度问题,循序渐进,思路清晰。授课中李老师运用丰富多样的演示实验,令课堂极具趣味性,例如“水流星”实验就让学生们纷纷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图 4 李媛老师演示“水流星”实验
图 5 李媛老师演示模拟”过山车“实验
谭宜洁老师在高二4班讲授的《自感》,先邀请学生进行“千人震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谭老师不仅对实验现象进行逻辑严密的理论分析,还利用自制教具进行对照实验,直观清晰地展现自感现象,使学生一目了然。谭老师通过讲述亨利发现自感现象的小故事,渗透对学生的品质教育。物理源于生活,谭老师与学生合作完成电火花打火实验,模拟生活中的燃气灶点火原理,向学生传达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理念。
图 6 谭宜洁老师指导学生实验
图 7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邱文婷老师在高三11班运用“离子约束技术”的工程实践背景,开展《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复习课。邱老师首先分析典型问题,梳理解题方法要点,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同学们出现错误的关键原因。有别于传统高三“题海战术”的窠臼,邱老师趣味性地引导学生从工程师设计的角度出发,思考实现“离子约束”目标的多种方法,利用多视角分析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运动的立体情境。最后展示“托卡马克”磁约束装置,将学生的物理视野从课堂转向前沿科技,实现课堂主题的升华。
图 8 邱文婷老师讲解典型例题
图 9 邱文婷老师指导学生当堂习题训练
当天下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物理教研员陈继红老师与科组教师进行交流,并对听课情况作出详细点评。他首先肯定了我校物理科组四位老师的基本素养,教学设计逻辑清晰、文本规范;其次,陈继红老师对接受督导的四位老师在课堂中运用的情境、习题给予“情境有分类,难度有递进”的赞扬,从严谨缜密的课堂问题串设计,到习题一题多变、体现题组内在联系的设计巧思,再到课堂与生活化情境和前沿科技的结合等,都体现了我校物理科组集体备课的智慧。最后,陈继红老师以“理论实验并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渗透方法”高度肯定了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并对高三备考工作作了深入的指导。
图 10 陈继红老师与科组教师进行交流
图 11 陈继红老师进行点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