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在线>物理科>学科动态>详细内容

学科动态

在体验中生成,在交流中成长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10-29 15:22:19 浏览次数: 【字体:

 

2020 10 23 日,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广州市第二中学和广东实验中学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我校物理科谢佳青老师与广东实验中学物理科李力老师就选修3-1《电容器的电容》这一课题进行同课异构。

本节内容研究的储存电荷的元件,但描述它的储电能力的物理量比较抽象,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个知识,两位老师针对它的来龙去脉,各自采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突破这个概念。

我校谢老师的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认识电容器、研究工作原理及探究储电能力三个方面。首先,谢老师和学生合作演示了一个魔术——没接电源的铁盘却能储存电荷。学生产生了好奇心,紧跟着老师的步伐去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为了让学生看到并理解充放电现象,谢老师采用了 flash 表现的形式,将电子的移动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理论分析的同时, 让学生看到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子的移动,最后再用 DISlab 数据采集器,让学生看到电流和电压的具体变化,相信经历了这样三重可视化环节,学生对这一点必然是理解到位了。最后一个环节,谢老师采用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研究电容器储存电荷量的影响因素,采取巧妙的实验,发现了描述其储电能力的方式——比值定义法。谢老师这一环节,并没有刻意灌输概念,而是通过探究体验,引导学生自发生成“比值定义”这一描述方法。

202010291509021248.Jpeg

谢老师在生动讲解

 

202010291509027626.Jpeg

学生在体验探究

省实李力老师是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虽然是异地教学,其风趣幽默的教姿教态迅速与学生们熟悉了起来。李力老师的教学,在突破抽象概念这一方面也是妙招多多。引入方面,李老师展示出一个摄影闪光灯,拔掉电池后居然还能闪光一次,这一意想不到的“矛盾”的现象,让孩子们疑惑顿生。紧接着,李老师利用灯泡发光、数据采集器和动画等形式, 同样让学生看到充放电的过程,不过,李老师具体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语言生动且简练。在构建电容概念过程,李老师演示了电容器放电的现象,学生明显感受到了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数目与电压有关,有了这个铺垫,学生也会更好理解这个抽象概念。关于电容的决定式, 李老师也是多重手段突破,先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感受电容的影响因素,再用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总结电容的影响因素。学生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渐渐接受了电容这一抽象概念。

202010291509029331.Jpeg

李老师在生动讲解

 

202010291509029861.Jpeg

学生专注于实验探究

 

在评课交流阶段,听课老师们畅谈了自己的感想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都达到了各自的设计目标,突破了这个抽象概念。但所用方法各有不同,谢老师主要以体验探究为主,希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生成这一概念;而李老师主要以可视化为主,将每一个现象都让学生看到,让学生感受到。省实的吕老师、曾老师和我校的王老师也对两位老师的课提出了改进建议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一致认为,要切实做到在知识规律的教授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学生的探究活动和体验活动必不可少,只有像今天这两节课这般地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地从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202010291509028238.Jpeg

 

省实曾老师在点评

 

 

202010291509022931.Jpeg

 

 二中的王老师漫谈感想

  

 

202010291509021913.Jpeg

 

省实的吕老师在点评总结

 

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我们两校物理科都相互学习,有所增益,这是我们两所学校第一次交流,绝不是最后一次!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