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在线>学海堂>书香校园>详细内容

书香校园

执起文字之手——新加坡作家尤今讲座小记

来源: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8-05-11 09:57:32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9日下午,我校高一级八百余名学子齐聚报告厅,一同听取新加坡作家尤今女士带来的精彩演讲。

      尤今老师虽与同学们年龄相距稍大,但双方之间思维的传递与言语的沟通毫无障碍。尤今老师在台上精神矍铄、风韵犹存。她从容又亲切,一切皆娓娓道来。讲座方始,同学们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本次讲座,尤今老师从写作领域的一个小模块着手,主要向我们介绍如何写好小品文。小品文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适合初入深刻写作领域的中学生。写好小品文,既能帮助我们快速掌握文学写作的各种技巧,又能培养出我们感悟生命的敏锐和赤诚。尤今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她写作的三个“信仰”:第一、文字里有巨人。第二、沙砾能变珍珠。第三、语言是魔术师。

      “文字里有巨人”,聚焦于写作的立意。她强调,文章主题足够清晰、主旨足够深刻时,文章就有了力度和深度;“沙砾能变珍珠”,则着重于写作素材的选择。尤今老师告诉我们:“创作就是从生活中汲取沙砾,再转化为珍珠。”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或许正蕴藏着巨大的人生哲理。写好一篇小品文,就需要我们善于观察、体会、感悟,并有足够的能力将脑海中抽象的感受利用语言文字具象化。尤今老师对“语言是魔术师”的解释有一些出乎我们的意料,她并没有提倡我们在写作中采用华丽丰富的辞藻、生动形象的修辞、循序渐进的铺陈,而是通过“卖鸡”的故事,告诉我们小品文的语言应当凝炼简洁、干净明快,不要因过分追求文字表达上的所谓“美感”而失掉了“真感”,要学会“剔除文字的赘肉”。

      讲座步入中程,尤今老师就“如何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她首先提出以下几点获取灵感的方向:人生经历、旅游故事、听来的故事、书报视频、日常小插曲。接着,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理解“生活蕴藏哲理”的道理,她又举例说明了她在自己生活中获得的一些感悟:在她与儿子在日本旅游时围绕“虾”展开的故事中,她领悟到——人不能自诩“经验丰富”就任性地主观臆断,没见过的东西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她还“爆”出了一句有些凶狠却又不失俏皮的金句:“当你吃的盐比别人的米多时,你除了得肾脏病,什么都得不到。”此外,她还从她女儿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一事,感悟到“只有向恐惧挑战,才有可能战胜恐惧”的真理;从老人与鸽子的故事中,领会到了“不能被表象所蒙蔽”……

      我们津津有味地听着尤今老师的故事,感到前所未有的新奇和有趣。当讲座步入尾声,我们仍意犹未尽。有同学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请求尤今老师指点迷津,提出“如何把故事讲好”的问题。尤今老师表示,说故事的能力与语言的修养是相关联的,而修养则需从书籍中汲取而来。“写作与阅读是一对孪生姐妹花,”尤今老师告诉我们,“要善于把阅读得来的东西应用到写作中。”即是不仅要充分输入,更要注重输出。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扩充自己词汇量的储备、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并尝试模仿,渐渐地,就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文字的排列组合,创造出灵感的花火,随后脱离“学来的模式”,开始“自成一派”,这时,说出有意思的故事就绝不是什么难事了。

      尤今老师在最后告诉我们,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用最扁平的文字去撼动最立体的世界。要给自己笔下的文字赋予脱离纸页去遨游的魔力,让它能不受阻碍的深入人们心中,并且发光发热。我们写作要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去改变非清醒人士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这就需要我们在了解写作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训练和磨合、勤于实践、敢于创新,同时也要心怀一分构架在文学之上的理想,时刻保持一片赤子之心。

      尤今老师的脚步遍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这也造就了她写作素材的不竭和视角的开阔。这就充分说明了我们不能做“闭门秀才”,当代写作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将我们驱赶出固定的“舒适圈”,去经受人性的斡旋、现实的拷问、生活的审判,在赤裸裸的世界里挖掘真善美。而后提起笔,执起文字的手,将语言魔力发挥到极致,在一片缄默中孕育最耀目的珍珠,在众人皆醉时清醒地唤醒文字里的巨人。

讲座现场

学生提问

尤今老师为学生签名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