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无声,诗韵诵情 ——记第44期“书影摇曳”读书沙龙
《如何朗诵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朴素简洁的标题,构成了同学们对这次讲座的第一印象。
字正腔圆的,僵硬造作的,千篇一律的......很久以来,我们对于“朗诵”都有太多的误解。但当我们听了马莉老师关于朗诵的几点意见,方才意识到自身认识的浅薄:朗诵原来并非单一的“诵”,而是一种审美的艺术——马莉老师谓之“为文字插上会飞的翅膀”。
“朗诵是另一种意义的阅读。”马丽老师希望让我们认识到朗诵其本质:阅读文本、宣泄情感并引起与他人的共鸣。朗诵是一次又一次“再阅读”的过程,使读者与听者循序渐进地拥有更深切的感受。马丽老师为我们演示读诗前说的话仍回响在耳边,她说:“我不是那种一拿起文本就可以读出来的人......我总是在朗诵前再浏览一遍文本,以便让自己进入状态。”细细回味,确实如此,本该如此——读诗的过程,本就需要我们慢慢沉潜、细细涵泳、默默品味。我们通过诵前的反复钻研以感悟情感的力量,通过真情实意地用心诵读表达于诗且于世的敬重。
以及——“它(朗诵)没有固定的基调,关键在真而非造作。”马丽老师如是说。古时候人们读诗是“吟诵”,即用自己的语调把诗“唱”出来。虽与今天所谈的“朗诵”有一定的区别,但它们的内涵是一样的——它们开拓了一道流露情感的道径,使不同的情怀跳脱出时空与个体的束缚,让我们寻到灵魂相互彼近的痕迹。当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仔细揣摩理解,如歌的音韵就会自然而然地在生命中浮泛。
许多同学错误地以为技巧之于朗诵是在情感前的,于是在平时读书时也会不由自主的拿捏嗓音,虽正正经经,却少了与文章本身所要传达出意蕴的交互。而现在,马丽老师告诉我们:技巧是为情感服务的。从小到大,我们学习各种花样翻飞的技巧,实则是为更好地展现,而不是为了“技巧”而追求技巧。所谓朗诵的门道更像是水的纹理,我们需要以情作风,去拂起河面的涟漪。
其实,在这个讲座中,马莉老师并没有过多地讲太多具体的朗诵方法。但她更想告诉我们的,是一种对诗歌本身的尊重,是一种情感的共鸣——这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生命是与他人的交流、与自我的交流,而朗诵就是这个载体。接下来,马莉老师便以精彩的朗诵向我们诠释了这一点。
《乡愁》,余光中先生的一篇著名诗歌,许多人在不理解其中的深意时便能熟读成诵。而马莉老师则在朗诵前停留许久。场内的观众和她一同静默着,将自己的思绪投入大荧幕上的每个字符,细细品读着每个句段。朗读声缓缓响起,深沉却也不突兀,像是一位历遍山海的、从文字深处走出的老者,牵着人们的心绪,在每一个字音的抑扬顿挫与每一个诗节的起承转合中,从时间的沧海里溯洄而上,追寻那个年代、那张邮票、那湾海峡、那段从幼年到暮年也从未止息的乡愁。读至诗末,她微微哽咽的声音在舞台周围回响,在每个人都心中激起浪潮般的情感。乡愁----那藏在内心中的隐秘的、刺痛着的心绪,在马莉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徐徐铺展,感染了每一位听众。
大家逐渐理解了马莉老师所说的“朗诵是另一种诗歌的表达方式”。文字本是冰冷的,令人温暖的只是蕴藏在其中的感情。人类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能力,定是那让我们能从横平竖直的笔画中体会到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共情”。朗诵不仅仅、更不应该是一种应付性的表演或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节目。在表达之中,不加修饰、由心而发的情感才是那最主要、最难以捉摸却也最吸引人的部分,正如马莉老师所说,“技巧只是为表达情感而服务的,不是为了技巧而技巧。”这意味着,在朗诵者声带振动以前,他就已经走进了诗歌中的世界。不是自言自语,不是在向观众刻意表现,只是在镁光灯的照射下,回到了那个宁静平和的江南雨巷。朗诵,或许只是朗诵者与内心深处的一次对话。
如先前所说,在种种诵读比赛或是活动中,我们总是为了凸显自己的能力而矫揉造作,却陷入了“华而不实”的恶性循坏——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沉下心,感受过那样质朴又真挚的情感。在一个充斥着“快餐”“内卷”“速度至上”的时代,这样看似简单的享受却显得奢侈了。“朗读”,似乎从来没有被我们认真地审视对待过。但也正是因为我们难以在现实中寻见这样一段真挚朴素的情谊,朗诵便在这时显得弥足珍贵--不如说,拥有悉心体会、表达的能力才显得难能可贵。
“繁华尽处,是一泓源头之水”,旅人往往在尝遍山珍海味后才发觉清水点白菜也有美味之处。而游走于生活琐事之间的我们,也总得找个方法,摈弃种种浮躁,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清透的情感。而朗诵,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的选择呢?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