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在线>学海堂>书香校园>详细内容

书香校园

永远的尊重 ——2024年亲子教育大家谈活动小记

来源: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4-06-11 11:10:48 浏览次数: 【字体:

题记:生命只是如此前行,不必说给别人听,只在心里最幽微的地方时时点着一盏清欢的灯。

                                                                                                                                 ——林清玄

2024年5月30日上午,在校图书馆精心组织下、在校工会的大力支持下,鸣蝉读书会之亲子教育大家谈活动如期举行。此次亲子教育大家谈活动的分享嘉宾是雷建平副校长,分享主题是:永远的尊重——我的育儿心得。活动由林书雄老师主持,曾小鸿老师和贾玉涛老师列席与谈嘉宾,四十多位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交流。

沙龙现场      活动开场以观看当代著名教育专家皇甫军伟老师的教育视频为切入点,皇甫军伟老师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他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涵养孩子的“心”。

      观看视频后,雷副校长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层面上,先和大家分享了 “上”、“止”、“正”三字的哲学内涵。“上”:上进,自强不息。中国的传统基因中,每个人都有向上的基因,每一个生命都是向上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要保持向上的姿态就可以了。“止” :知止不殆,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学会做减法。古文中“止”通假“趾”字,这就是在告诉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家庭教育要正确定位,不要有过高的期望。“正”:守正、走正道。只要孩子走正道,一切自然都好。

IMG_2204

IMG_2218

接着,雷副校长通过详实生动的家庭教育实例,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家庭教育宗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和谐共进。

家庭是一个讲亲情的地方,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亲情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纽带;在家庭教育上应该坚持立德树人,对孩子进行亲情的熏陶和培养。“行不言之教”,平时父母要用心经营家庭,示范婚姻的美好和养育子女的幸福;百善孝为先,三代同堂,祭祀、清明节扫墓带上小孩,做美好的孝道和生命的教育。通过与老师们分享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决策、让孩子参与解决家庭矛盾、饭桌上聊天的教育与思考、家庭中矛盾的处理等有料有趣的事例,展现了雷副校长家庭教育的智慧。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情,是孩子成长的最好养料。

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单一地盯着成绩,应该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雷副校长分享了自家孩子下工厂劳动和体育锻炼两个例子。鼓励孩子下工厂劳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疾苦艰辛;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的人生百态。于体育锻炼中,培养兴趣、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找到自身的价值感,而一旦孩子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后就容易自信,进而促进他全方面的成长。在分享到孩子减肥成功这个例子时,雷副校长说道:“要靠外力改变自己很难,只有自己想改变才能改变,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教育,学习归根结底都是自我学习”。

IMG_2208

教育就是示范,家庭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家庭和谐共建的过程。生活即教育,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我觉得怎么样,你就要怎么样!”,家长也要敢于认错和道歉。在家庭教育中可以有惩罚,但是要少用慎用,惩罚过后要积极安抚。说到此处,雷副校长举了他生活中怒摔平板的例子,客观地描述分享了整个事件的过程。最后,他感慨地说:“暴力的后续,安抚成本太高啦!”。

尊重,即尊重人。尊重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尊重小孩的成长规律。孝,心中有父母;仁,心中有他人。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孩子无形习惯的养成,例如换位思考、善良,真诚等;也要重视有形习惯的培养,例如运动。雷副校长告诉大家,在家庭教育中要九分努力,十分忍耐,尽量避免正面的冲突,做一个不扫兴的父母,知进退,少焦虑,有些困难会自然而然地度过;家长也要做一个适当的“偷懒”之人。雷副校长的分享,得到了与会嘉宾和现场老师们的深切认同与共鸣。曾小鸿老师说亲子教育就是爱,就是一种包容,“家里氛围有爱了就很好。

诚然,天赋和家境并不是孩子生命高度和价值的决定要素,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心态。如雷副校长所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人父母的我们,对孩子应该一直坚持给信心、给欢喜、给希望、给帮助;让孩子成为自信、自由、自主、自省、自然之人。

 

文/尹浪花 张斌

图/邱瑞玲

笔记       老师们的笔记

        

推荐阅读书目:

1、《归位》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 皇甫军伟

2、《非暴力沟通》,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作者:[美]马歇尔·卢森堡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