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与成功是平等的
记得米兰·昆德拉在其《生命不能够承受之轻》中说过:失败与成功是平等的,你失败了,也就等于成功了。细细回味这句话,确实感觉很深刻。我们每个人在有生之年,拼命地追求成功。有时为了成功不择手段,有的最终“成功”了,有的最终没有“成功”。但是,在昆德拉看来,其实都是一样的。这怎么理解呢?
读《史记》,常常读出非常惨痛的感受。常常令人痛切地感受到,那简直不是人间历史,而是人间地狱的写照。之所以令人感觉是那样悲痛,是因为史书中记载的那些所谓“成功者”,比如刘邦这样市井无赖之流,为了成功竟然是那样地不择手段,大耍流氓花招,六亲不认,为了保自己的命,连两个亲生儿子都可以屡次丢下车去,心狠手辣,诡计多端,为了成功无所不用其极。凡是失败者,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弱点,而这些弱点,换一个视角来看,竟然是那样令人感动的人性光辉。
无论是项羽,还是韩信,他们的失败,都是因为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的。今天来看,无论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他们都已经死了,成功者自然是留名青史,失败也记录在案,在后人看来,成功与失败都没有什么意义。唯有失败者那导致失败的一点人性的光辉,才是令人感动的,才是支撑着人类不断地克服野蛮,不断地追求光明的一份力量。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与不肯另立门户的韩信,他们身上多少是因为还保留着一点人性。
有时,你要成功,你就必须作出选择,是同流合污,还是保持自己一份清白?这确是二难选择。有时你选择清白,就可能成为彻底的失败者,而同流合污,则可以在短时间内享受一下荣华富贵,但是,这其实也是一种失败,是一种人性的失败。是作为人的精神与意志,作为一个有道德人生的失败。
因此,说成功与失败是平等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说,其实还只是在称赞成功的价值观,说明失败的价值其实还在于成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成功,有时你选择的成功,可能在世俗的眼中是一个最彻底的失败者,就像当年被迫靠磨镜片维持生活的荷兰思想家斯滨诺莎一样,在世俗的眼里,他肯定是彻底失败的一个人,但是在人类思想史上,他却是一个光芒万丈的人,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他在当时的世俗生活中失败了,但是他在思想精神的领域里却是出奇的成功。今天我们思想界在谈起这个人时,仍然是充满敬意的。
一个人不可能事事成功,处处成功。每个人都只能够拥有属于他自己的成功。在某些眼中是一个顶礼膜拜的神,在另一些人眼中可能只是一个大草包,或者嗜血的恶魔。今天那些高考状元,北大清华的学子,他们的成功,可能也是标志着他们的另一种失败。他们可能为此付出了足够的代价,那些从千军万马中浴血奋战,杀出来的学子,他们可能缺乏了一份童心与爱意,他们缺乏了一些挫折的体验与富有情趣的活动,他们在考取了北大清华来说是成功了,但是就这个方面来说,却失败了。看到临川考上北大清华的学子们,一脸呆滞的样子,我就感觉好心疼,其实,他们不知道被应试教育剥夺了多少乐趣,他们也许才是应试教育受害最严重的一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