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报】向“拖延”说不(上篇)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事情开始前信誓旦旦地立下flag,畅想目标实现后的美好画面,但总是因为拖延使得计划无法实现,最后被现实无情“打脸”。比如:打算在假期看书复习,但总想着时间还长明天才开始,结果快开学了依然没有开始行动;做好了每天的时间安排,然而不是转头去做别的事情使得这个计划一拖再拖,就是卡在其中的某一环导致后面的事情进行不下去。在这个意外漫长的寒假里,不知道同学们的拖延现象有没有改变呢?
其实,对于“拖延”这个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是指:我们对明知道最终必须完成的事情的推迟。事实上,“拖延”是非常普遍的行为。有研究表明95%的人都反馈自己有拖延工作的现象。有时候,拖延甚至会给人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说利用拖延的压力而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这种我们称之为“主动拖延”。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拖延是:明知道情况会因拖延而变得糟糕,但还是不能及时采取行动,选择自行推迟预定的行动。比如说:老师给了你几天的时间做一份手抄报,你却因为各种原因迟迟不动手,等到最后一天才发现作业无法完成上交。这种“拖延”无疑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他不仅直接影响你目标的实现,也会使你产生焦虑、烦躁、愧疚等负面情绪,导致主观幸福感下降。因此,我们需要向这样的“拖延”说不。
为什么我们一拖再拖?
有人认为,拖延行为和我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联。既然如此,我们就从心理层面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拖延”它总伴随着我们。
理智V.S及时行乐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只“及时行乐的猴子”和一位“理智先生”。这只“及时行乐的猴子”会选择一些简单的任务,让你暂时过得很舒服,使你避开内心的烦恼和不安,给你提供充分的借口,让你心安理得。而“理智先生”则会更多地考虑长远目标的达成和行为带来的结果。当“及时行乐的猴子”打败“理智先生”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出现拖延,从而产生内疚、焦虑和空虚感。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这只“猴子”可以占据上风呢?
首先,当感觉目标太遥远或难以实现时,我们就更容易贪图及时满足的快乐。有些同学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考上某某学校或者考进年级多少名,并为之做出了一系列的计划,但通常到最后都发现这些计划无法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这些目标对于他们来说实现起来都有一定难度,过程需要很大的付出。同时,由于这些目标太过长远,一时的努力很难看到及时的回报和改变。所以,达到这些又高又远目标的过程并不简单,一不留神就会被“及时行乐的猴子”拖走。此外,当计划搁浅了一段时间你想要重新拾起时,你又会觉得时间不够,离目标越来越远,最后无奈又气馁地放弃这个计划。
其次,当周围环境刺激太多时,我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新异刺激上,而放弃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有的同学明明打算在上午做完一套题,但是却因为不断刷手机信息迟迟没有开始学习而导致计划泡汤。对于一些同学来说,上网课、做题、背书这些学习任务有些枯燥,也要耗费一定的脑力,维持这些任务顺利进行需要“理智先生”不断努力。相反,用手机刷视频、玩游戏等活动对我们来说是简单且有趣的,是“及时行乐的猴子”喜欢的。因此,当你身边新鲜的环境刺激越丰富时,大脑中的“猴子”就越占上风,越容易拖延。
完美主义的出现
太过追求完美,恐惧失败是导致拖延的原因之一。当你很想做出一份完美的作品时,难免会在这个任务上花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导致下一个任务迟迟无法进行,这时拖延就出现了。
此外,有的人将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是因为他们可以对外解释:呈现出不完美的作品完全是时间不够的原因,而非自己能力或努力不够的问题。这种对成功自信心不足而出现自我保护的心态也是拖延的成因。
内在动机的影响
不可否认,拖延在很大程度上和动机有关系。一个人的内在动机越高,越不容易拖延。相反,一个人缺乏对成就的动机,可能更倾向于拖延。对于某件事情,如果你觉得它不是必要完成的,而且做这件事对你来说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那么你自然不会有动力立刻完成它。
今天,我们同大家分析了拖延现象出现的原因。明天的小报中,我们将和同学们分享和“拖延”说不的方法。敬请期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