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在线>语文科>详细内容

语文科

坚持专业阅读 紧跟教学实践
——记语文科读书小组新学年第一次读书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06 12:05:59 浏览次数: 【字体:


9月30日升旗礼后,语文科读书小组在高三级组旁小会议室举行了新学年第一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共三项内容:欢迎新成员,阅读刘徽《大概念教学》第一章,讨论下次读书会优化事宜。

本学期伊始,又有两位爱读书、善读书的新老师加入读书小组,分别是高中部高一年级江屈骞老师与苏元高一年级叶蕾老师。江老师硕士毕业于北师大文艺学方向,还曾在清华附中实习,阅览广博,功底扎实;叶老师在湖北省级重点高中执教十余年,有丰厚的教学实践经验,且热爱探索。两位老师的加入无疑为读书小组的更好发展注入新鲜、强劲活力,大家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

接下来,由本次会议主讲人、科组长王义刚老师领读《大概念教学》第一章。因为上次会议已布置阅读此章,本次会议上王老师直接带领大家依据目录对相关内容作了浏览。长期以来,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多是封闭的惰性知识,无法进行跨单元、跨学科迁移,更无法实现从学校教育所学到现实世界所需的有效迁移。当今普适的教育理念是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教,而核心素养强调在真实性情境中解决问题,使知识不再只具有“惰性”,真正实现深度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像专家一样思考。“大概念”(big ideas,确译应为“核心观念”“基本观念”,因韦钰院士当年首用“大概念”译介,故一般著作中沿用成习)正是落实素养导向教学的最好抓手,这在国内外教育界已成共识。大概念由具体与抽象的协同思维生成,融通科学和日常概念,具有强大的可迁移性,对当前学校教育普遍将“作为专家结论的学科知识”的传授作为关注点的不合理现状具有矫正作用,可以实现教学的螺旋式上升,当然,它也需要润泽的学习环境与之配套。

读书小组第二次会议2 

导读第一章后,王老师又分发并领读了打印好的两篇相关论文,分别是西南大学唐玖江博士与荣维东教授合写的《大概念视角下的语文课程知识建构》、湖北荆州实验中学杨先武老师的《是科学引领,还是盲目照搬?——评“大概念教学”》。前者先回顾了我国语文课程知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知识内容僵化陈旧、知识形态过于单一、知识缺少层级序列与建构缺乏科学机制等,然后从助力语文课程知识更新、使离散的课程内容结构化、为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提供便利等三方面阐释了用大概念建构语文课程知识的必要性,最后简短介绍了如何运用大概念建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后者则更多地代表了一线教师对“大概念教学”的复杂情绪,认为其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大概念”这一译名本身也存在误译问题,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上来说都混杂不清,难以成立;大概念教学虽然对传统教学方法有所突破,但失之空泛,且对语文学科来说实用价值不大,“如果把‘大概念’生硬地套用于语文学科,片面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内在联系,则会重走科学化和技术化的老路。这绝不是进步,而是倒退。”最后,杨老师呼吁要“守住传统语文教育之根”,多读多写,致力于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打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通道,以实现真正的“大语文”。两篇论文观点各异,立场与倾向也有很大不同,但都具有参考价值。

最后,会议讨论了下一次读书小组会议的大致时间,并对开展流程和形式进行了优化,其中科组长石薇老师“多结合具体课例”的建议得到大家热烈响应。小组决定,下次会议将由主讲人石薇老师结合与“大概念教学”相关的具体课例来导读《大概念教学》第二章。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华南师大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刘秋芳、罗梓汇。

撰稿:王义刚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