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在线>语文科>学科动态>详细内容

学科动态

2021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周测优秀作文汇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22 09:14:08 浏览次数: 【字体: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晏子齐国的宰相外出乘马车。晏子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观察晏子出行的情形。她看见丈夫为宰相赶车,张开大的伞盖,用鞭子赶着四匹马,一副气洋洋自我得意的样子。车夫回到家后,妻子请求离去。

丈夫询问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却是齐国的宰相,名声远播诸侯。现在我观察他的出行端庄恭敬,直表现出很谦逊的样子。再看看你,人长得挺高大,其实只做人家的车夫,可是你的神情,自以为十分满足。所以我请求离去。了这话以后,车夫变得谦逊。晏子注意到这种变化,问车夫车夫就把实情告诉了他。晏子推荐这位车夫大夫。

校刊“读史明智”专栏征稿,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晏子车夫车夫妻子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写一篇应征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谦卑的力量

高三(8)班 邓凯尹

短短一则史料,知人善用的晏子,明察是非的车夫妻子与知错就改的车夫都给人以启迪,可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车夫。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谦卑的力量。

从我懂事起父母就常教导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路人皆知的格言,不正是车夫前后变化的最好诠释吗?从前他“意气洋洋”,“用很大的伞”,“赶四匹马”,这种自满是建立在车夫与其他普通车夫对比之上的。在车夫的职业中,他已经做到了顶峰,自然操着“俯视众生”的优越感;自夫人提点后,他意识到“人外有人”,他“变得谦逊”,却升职成了大夫。这看似仓促的两句话,蕴含的确实为人的道理:骄傲来自无知,谦虚来自知己,唯有睁开被自满蒙住的双眼,方能跨上更高的台阶。

纵观古今,有哪一位名人佳士骄横而目中无人?无论是文中宰相晏子,还是改过自新的车夫,都因谦逊而为人称道。跳出文章,耳熟能详的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韩愈“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他们的谦逊并非刻意为之,而是由内而发,这源于他们对自己的了解之透彻,反思之深刻,他们胸中装着的是世界,而非仅仅身处的小圈子。唯有了解自己的不足,敬佩他人的优点,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向前进步,这边是谦虚的力量吧。

反观我们自身,十七八岁正是自我观念不断增强的时候,若是不“走出去看一看”,而是自我满足于学校这不足千人的小圈子中,只能成为下一个“车夫”。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不仅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也告诫我们要保持着一颗谦卑的求知的心,我们所知的,仅仅是人类知识库中的一枚细沙。苏轼尚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所以我们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可像车夫一样将自己锁在“车夫”这一小小范围中“孤芳自赏”。唯有将谦逊铭记于心,不断去完善自身,方可有所作为。

人如此,国家亦如此,以国富足以自给为由而闭关锁国的清朝不正是“用大伞,赶四匹马”的车夫吗?如今我国得以强盛,正式我们“求同存异”“取外国之精华”,谦逊地博采众长。相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却都体现同一个道理:骄必败,谦卑是成功的基石。

名满全国的钟老曾说:“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同理,我们现在不过是未成年的学生,时刻谨记谦逊于心,方能从“车夫”跃身为“大夫”。

 

 

 

纳言作修身之本,谦逊为君子之格

高三(9)班  黄博

古事今识,读史明智。

古有齐相晏子的车夫,自鸣得意。妻子看不下去,讽谏丈夫收起洋洋意气。他采纳了意见而变得谦逊,受晏子赏识而做了大夫。

“读史明智”专栏,我想表达我对这位车夫人生经历的思考和感悟:纳言作修身之本,谦逊为君子之格。

观照自身缺点,追求更好的自己,少不得逆耳忠言,离不开从善如流。孔子云:六十而耳顺。车夫妻子的讽谏对一个封建时代的丈夫而言是辛辣严厉的,但车夫却能甘之如饴,认真听取了妻子的忠告,从而升华了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如晏子的车夫一般自视过高、坐井观天。“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时如能够听取他人观点,修正自己的道路,无疑是人生中一笔难得的财富。古有唐太宗以人为镜,有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以待,有齐威王取邹忌之言而使诸侯国“皆朝于齐”。这都是中国历史为我们留下的生动智慧。人生太短,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实现发展,当早日“耳顺”。

纳言作修身之本,不仅需要“善言”,更需要采纳和行动。我相信精明强干的晏子不会平白无故地将改过自新的车夫就此推荐为大夫,那么,也许正是车夫强大的执行力和求己发展的决心打动了燕子。遇到挫折,我们往往会迷茫,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毫无方向,只是我们的行动往往跟不上:考试失利,找老师面批的同学不少,但真正“纳言”的同学又有多少?车夫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真正的做到了所谓“纳”。这让我想起三国时的周处,年少作恶多端,为乡人所患为“三害”之首。三天三夜斩杀恶蛟,迎接他的却是乡人以为他身死的欢庆。在长辈的劝诫下,他收拾破碎的心情,重拾自我,涅磐重生。能听,善做,察纳雅言,裨补缺漏,才能有所广益。

在生活的万丈波澜中为人处世,无论是从善如流还是察纳雅言,都以谦逊为内核。晏子矮小,身居高位,却端庄恭敬;车夫高大,区区劳力,却洋洋自得。中国古仁人很强调谦逊的人品,他们深刻的意识到,谦虚,是能行之终生而为他们带来不断发展的品行源泉;谦逊,是一种更加从容的气质和更为开阔的境界。它不是网络小说中流行的“扮猪吃老虎”,更不是一时失势而故作卑微,起势时却气焰嚣绝。可贵的谦逊应当跨越尊长卑幼之别,有如孔子“不耻下问”,有如刘备三顾茅庐而终生诚待天下士。岁月之流逝、人生之渐长很容易让我们或为低谷困窘,或为山巅炫目,能终生以谦逊为人格的人,堪称君子。车夫,这个淹没于恢恢历史的小人物,唤起我们血脉里对谦逊的尊崇。

希望纳言能助力我们每一次重新出发,希望谦逊能成为我们身体力行的人生品格。

以史为鉴,历久弥新。

知不足而后能改,君子与之

高三15  宋承翰

齐国宰相晏子乘车出行,车夫的妻子观察到马车上晏子的端庄谦虚与自己丈夫驾车时的自我得意后,向车夫指出其不足并请求离开,车夫因此变得谦逊起来,并凭借着这份转变当上大夫。晏子的知人善任与妻子的深识大义都使人受益良多。但令我感触最深的,却是那知不足而后能改、真诚听取他人意见的车夫。

知不足而后能改,鲜有人能为之。虽说“知错能改”之类的话语早已令人耳腻,但真正能够“知行合一”,将此话落到实处的人是少之又少。上至中国千百年封建历史以来,不可胜数的君王面对忠言而置若罔闻,如虞国国君“让道于晋”,汉桓灵帝“亲小人远贤臣”,下至士大夫学者之族在听到韩愈“师道之不存已久矣”后地强烈不屑与抨击,都可以从中窥见历史长河中的“不能改”。但区区车夫,在听取妻子的批评后立马更改先前自负自满的性格,转而向贤者晏子的端庄谦虚而学习,这对于一个文化素质远低于士大夫、国君的仆役来说,其宝贵不容小觑。

知不足而后能改,君子与之。我们为什么要对这种“能改”予以君子之赞许呢?安东尼•马拉在《我们一无所有》中一针见血地说道:“你所相信的事实,只在你自己的脑海中发挥着微乎极微的功效。” 知错要改这一观念,确实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毫不犹豫、甚至不假思索地认可和“接受”,但遗憾的是这种观念实际上并没有见诸于他们的行动上。苏格拉底那条哲学命令在人类历史之大峡谷中响彻回荡,是那样清晰地来到我们耳边:“认识你自己!”“不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车夫的行为在哲学的角度出发,显得更加出彩。他不仅在他人的劝告中成功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确确实实地以真诚审视的姿态作出改变。这种行为不仅令我敬佩,更是得到了晏子的赏识。车夫因此被认为具备了处理政事的基础。

以史为鉴,“读史明智”。回到当代社会,反观我们最熟悉的高中校园,有多少同学忽视家长与老师的劝告,仍沉迷于电子产品构造的游乐园,这难道是一种能够承担起未来祖国建设重任的姿态吗?希望车夫这一历史角色,能够提供警示与借鉴,为同学们立世做人提供智慧:知不足,则改之!

 

谦谦君子,守正扬善,成人之美

高三(9)班   林千山

晏子出行,神情端庄恭敬,谦逊低调,车夫在前,却自鸣得意,张扬自极。车夫妻子严辞训诫,车夫知错能改,晏子听闻此事,将车夫举荐做了大夫。这则小小的历史故事中,妻子坦率正直,车夫痛改前非,均可为人称赞。但晏子的言行却让我感触最深。读史明智,那身居高位却始终谦逊端庄的姿态,那以自身美德感染人的风范,那选贤举能的气度,在当今仍能给我们带来思考与启示。

权势与财富没有让晏子骄横,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平等、尊重他人的仪态,扬谦谦君子守正之风。宰相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易让人自恃地位之高骄横张扬,就连身侧之人车夫也因此感到高人一等,撑起大伞盖、驾着四匹马,仿佛要将得势昭告天下。可这些都没有让晏子得意,他以一种近乎固执的谦逊,举止端庄,平等待人,展现了谦谦君子守正风范。“满招损,谦受益。”尚书的箴言在晏子身上得以生动体现。他屡受国君夸奖却低调相对,得以在齐国朝廷上保身,以作风朴素闻名诸侯。再看当代,袁隆平为我国水稻种植作出杰出贡献,却始终保持谦逊的“空杯心态”,继续以身作则,深扎钻研前线。大家之所以为大家,除去极高的才能,那份谦逊才是他们守正立身的根本。

自身身居高位却恪守谦逊美德,用自身的美好品格感化他人,这是君子扬善之风。晏子谦逊的言行如青莲幽香,香远益清,潜移默化之中感化了车夫的妻子等人,在他们心里种下了谦逊守节的美德之种,内化于心后便渐渐外化于行,戒骄戒躁。君子恪守美好品德,也会让身侧的人感受到美德的熏陶,使美德之风得以发扬。抗疫期间,钟南山院士投入抗疫前线,说最谦逊的话,做最伟大的事,身体力行,向全社会展现了院士的谦逊。君子以谦逊自守,借高位之势,更好地发挥自身模范作用,扬美德至善,传美德风尚。

用品格感化他人的同时,给知错能改的人机会,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加以举荐任用,这是君子的成人之美。晏子观察到了车夫变谦逊,认为此人知错能改,是可雕琢的美玉,于是将其举荐为大夫。君子的谦逊,不仅展现在自己谦虚谨慎,更体现在谦躬下士、敬贤礼士的胸怀之中。回望历史,蔺相如用自身的高尚举止感化廉颇,与负荆请罪的廉颇一道,携手为治理赵国奋斗;齐桓公看重管仲的才华,不记一箭之仇,用自己的宽阔胸襟赢得了管仲的尽力辅佐,成就一代名士的同时也成就霸业。观望当下,中国与日本摒弃前嫌,在疫情之中倾囊相助,共克疫情时艰,成美美与共世界格局,展君子国风,书世界佳话。发扬自身美好品德,携育美德高尚之才,成就他人之美,正是君子的气度。   

谦谦君子,守正扬善,成人之美。读史明智,晏子的君子风度品格,为人欣赏称赞,值得我们学习。

 

以谦逊为本,观察为径,怀为国荐贤之度

高三(9)班  徐懿

古人云读史明智,鉴往知来”,我们品读战国时期政治家晏子及其车夫,车夫妻子的故事,亦能从中汲取古人丰富思想精华,修炼自身的品德与胸怀。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或折服于车夫妻子的细致入微明辨是非,或赞赏车夫的善纳雅言知错能改,而令我感触最深的,则是晏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他以低调谦逊的姿态,敏锐的观察力,知人善用的济世胸怀为我们做人行事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低调谦逊当为立身之本。一如车夫妻子所见,晏子虽已贵为齐国宰相,却总是神情端庄,姿态谦恭。这是晏子低调谦逊的人格品质的真实反映,亦是积淀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谦卑姿态的生动写照。为人低调不张扬,这是安身于社会的基础;做事谦逊守礼,这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关键。纵观古今,这份低调谦逊的姿态早已沉淀进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古有晏子处事谦逊深受民众爱戴,亦有杨时程门立雪终得老师倾囊相授;今有祖国在发展中以低调谦逊的姿态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繁荣……

善于观察应是处世之道。在低调谦逊行事的基础上,晏子以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注意到车夫行事的前后变化,才让车夫最终能在他的举荐下成为大夫。这启示我们,需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捕捉新的变化,发现新的机遇。观照现实,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常能为我们铺就成功的基石。一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马云以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人们的购物欲与出行不便的矛盾,创立了如今的“淘宝”帝国。有一双观察的眼睛,像晏子一样观察身边的细节和变化,这是处事的智慧,是机遇的开始,是创造的源泉。

为国荐贤该是为人胸怀。凭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晏子看到车夫行事态度的变化,并在得知事情来龙去脉后选择举荐车夫成为大夫。晏子这般出人意料的做法,源自于他对车夫察纳雅言知错能改的可贵品质的欣赏,反映出他知人善用的品质,体现他对给予车夫更广阔发展前程,助推国家更好发展的考量,折射出他为国荐贤的济世胸怀。相比起精致的利己主义精神,当今社会更呼唤我们怀有这种举贤济世的气度,培育尊重人才,发展人才的肥沃土壤,助推国家依托人才优势更有活力的繁荣发展。

读史明智。低调谦逊,善于观察,为国荐贤,这是晏子的个人品质,也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之道,更应当融入社会的共同价值之中,成为指引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强大智力支持与不竭精神动力。

 

大儒端己行,大将察细节,大师举贤德

高三(9)班  徐煜明

关于近日读史明智”专栏对晏子车夫受妻子纠正改过并被举为大夫的讨论,我对晏子所为感触最深。在我看来,端正自身,善察事物,以德举人,此晏子成大器之由。

车夫妻子对其的纠正意识,源于晏子谦逊内敛的表率作用。晏子端正自身品行,树立榜样,才能得以群众拥戴效仿,信服其法令管理,促使社会健康发展。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端正自身是晏子作为宰相拥有公信力的前提。孙辅辅佐孙策领战身先士卒,亦要求党员干部做好模范作用。行胜于言,领导者所身体力行的表率往往更能潜移默化地引导、约束民众。端正自身,是无声的大儒风度。

晏子注意到车夫态度的转变,体现了他细谨善察的生活习惯。晏子视车夫自得而不言破是他对属下缺点的包容,视其转变而予鼓励是他对细节的留心,皆离不开观察入微。古人追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此言人立于社会环境中应时刻留意人事变迁,及时作出调整,终表现为把握时机。车夫的变化晏子了然,国内发生的事情亦若此矣。细察静思,是晏子作为宰相统领国家的能力。牛顿观苹果落地探寻万有引力,阿基米德观浴缸的水溢出找到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办法,都是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把握不了细微变化,谈何顾全全局?细节处见真章,才能面面俱到细察慎思,是处世的大将之姿。

晏子知车夫知错能改之德,不论尊卑举其大夫,背后是他唯德是举的任人标准。晏子察觉车夫听言劝告端正品行,知其若列大夫之位,纳谏从善有所保证。以德举贤而不虑尊卑地位,此用人之道是晏子名声远播诸侯,举国敬重之本。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以职所需以德举贤,此先贤之志。晏子不论车夫意气之嫌,对其优点给予肯定与发挥的舞台,可见其求贤胸襟之广。推德才于官职岗位,社会才得以良好运转。以德举贤,是用人的大师智慧。

心静观本,实才强国,此齐之所以兴盛,晏子之所以扬名。端自身品行,察细节大事,任贤德之才,此晏子流芳后世之本。读史明智,我们是新时代的火光,正当盛时。从自身,从眼前做起,以晏子为标,为未来注力!

 

读晏子,明事理

高三(9)班 刘艺婷

晏子出行神情端庄恭敬,车夫驱马颇显洋洋自得之色。被妻子告诫后,车夫变得谦逊,从而为晏子所留意,被举荐为大夫。正所谓读史明智在这段典故中,我对晏子的感触最深待人处世时,应为人谦逊,善于观察,知人善任

为人谦逊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晏子虽已官至齐国宰相,名声远播诸侯,却仍谦逊出行,因而受众人敬仰;车夫与晏子地位相差悬殊,却已自我满足、意气洋洋,因而遭妻子嫌弃。事实上,不论身居何职,我们都应谦逊待人。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会使人迷失自我,谦逊有礼才会受人尊敬。当下,袁隆平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却仍谦逊有加,低调行事。反观那些因自己手中稍有权力便颐指气使,仗势欺人的腐败官员则为人所不齿

善于观察是我们应掌握的重要能力晏子对车夫神情的变化观察细致,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必然不是一天两天一蹴而就的。晏子每日出入官场,久而久之便养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惯,这是助力他成为宰相的一个重要条件。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曾说:对于一个伟人来说,任何事物都不是微不足道的”神医华佗正是在观察了醉酒病人接受治疗时的反应后,才发现了“麻沸散”这一在医学领域举足轻重的药物。因此,留心观察世界,是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知人善任是对自身聪明才智与宽广胸怀的体现。晏子发现了车夫的良好品性,认为他有能力担任官员,便推荐他做大夫。这体现了晏子的识人之慧。待人处世时,我们不仅要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看到他人的优点与长处,还要有宽广的胸怀,主动推举贤人。古有伯乐慧眼识良驹,使得千里马一展良驹本色;今有叶企孙力排众议,让当时仅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在清华任教。这都彰显了识人之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读书以明理,读史以观今。我们应学习晏子的待人处世之道,为人谦逊有礼,善于观察事物,具有识人之慧

 

读史明智,巾帼不让须眉

高三(9)班 伍若玥

晏子的谦逊有礼,慧眼识人令人钦佩;车夫的察纳雅言,知错能改让人称赞。而我欣赏的是却是车夫的妻子, 那个甚至并未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女人。读史明智我佩服她的勇敢、智慧、识大体。

车夫妻子的勇敢,体现在她的敢做敢言。即便是人尽皆知的才女李清照,在逃亡时目睹丈夫赵明诚的软弱,也只敢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暗示不满。车夫妻子却敢于直接指出丈夫的过错,这是一种勇气!即便是家喻户晓的卓文君,也只敢在司马相如另结新欢时写下“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的文字。车夫的妻子只是一个能在门缝里观察晏子出行的人,却能在仅仅目睹丈夫傲慢行为时就请求离去,这是何其有骨气的女子!放在古代,女子是没有指出丈夫过错的权利,且莫说车夫妻子是否真心要离开,仅仅这种勇气这份骨气就令人肃然起敬。

车夫妻子的智慧,体现在她的劝谏有方。以晏子作为榜样,以优秀之人的对比警醒丈夫。晏子身高不满六尺却端庄恭敬,名声远播诸侯;丈夫身材高大却神情自满,只满足于做车夫。车夫妻子没有苦口婆心的唠唠叨叨,没有胡搅蛮缠的恶言相向,没有妄自尊大,也没有妄自菲薄,只用简朴中肯的事实阐述,言辞诚恳,不卑不亢,足以见其智慧。即便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建妇女,能说出这样一番有见地的话,让丈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虚心改过,让大名鼎鼎的晏子闻之感触,着实令人佩服。我国向来不乏这样有智慧的女子,如今的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女士面对美国的刁难,以有理有据的发言奏响睿智的华章,为中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车夫妻子的识大体,在于她懂得谦逊的内涵和重要性,为丈夫助一臂之力。连孔子都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之过,这位车夫的妻子却能从晏子不满六尺的外表下看见其谦逊的品质内涵,明白端庄恭敬的重要性,指出了丈夫的不足。一个识大体的妻子,是像林徽因那样把丈夫梁思成引向建筑学的道路,并不断提供建议携手并进;是像那样即便嫁入豪门,仍选择去剑桥大学深造,不断完善自我,与丈夫刘强东共同进步。妻子在婚姻中以其才华为丈夫引路,帮助丈夫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车夫妻子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识大体的女子散发的不凡魅力。

读史明智,从车夫妻子身上,我看到了古代女性的勇敢、智慧与识大体,也感受到探寻太空的宇航员王亚萍,新冠疫情中获得国家荣誉勋章的陈薇,在体育赛场上叱诧风云的中国女排,这些现代女性无不在证明巾帼不让须眉,女性的才华不容小觑。

 

慧德双修,良言树人

高二(18)班   高一萌

车夫知错能改,以谦修身,登上大夫之位;晏子德才兼备,知人善任,终成一代名相。然而,在这段佳话的背后,最令我动容的却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车夫之妻,正是她的忠言感化了车夫,她的慧眼和贤德为这个家播下修德立身的良种。我愿以此文鼓励同学们以此微言大义为鉴,以不辜负我校校刊“读史明智”的宗旨。

一双慧眼,得以识人,车夫之妻的聪敏和修养尽在她的慧眼间。通过晏子和车夫的举手投足,便能洞察他们内在的品格心性,此非独具识人之眼的智者不能做到;而以谦逊与否为评判人的标准,同样是爱好美德的仁者的自觉选择。一智一仁,是这个平凡妇女的人生哲学,凝结着她不凡的价值追求。古往今来,有人重财,有人重势,而这位女子偏偏重德,并以谦虚这一美德为更高的价值标准,毋庸置疑,追求善美的她必定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一句良言,得以树人,车夫之妻的贤德和果敢见于她的良言间。丈夫骄横跋扈,她断然请求离去,尽显不甘于服从、明辨是非的果断和清醒;寥寥数语点醒丈夫时,又展示她的深入思考和通晓事理。几句深入浅出的话语,包含着她顾念家庭和丈夫的本心。唐太宗褒奖魏征时曾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而车夫之妻正是这样一面明镜,她以微言伸大义,使车夫抛弃骄心,改过自新。她心系家庭,致力于播撒美德之光,终于让这个得到美德滋润的家焕然一新,实乃治家之典范。

慧眼与良言,明理与贤德,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可式缺。传统美德历久不衰,“骄兵必败”“满招损,谦受益”等话语无一不在申明谦逊这-美德的重要性。想要使这些名言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身体力行的标准,耳濡目染的传播方式必不可少,而家庭在其中无疑是格外重要的载体。今天,我们倡导良好的家风,而这一要求在两千年前就在一对车夫夫妇身上得到体现。这个崇尚谦逊的平凡家庭,早已演绎出一段耀眼的佳话。

两千年前,一位车夫的妻子用她的慧德双修成就了一位大夫,得以在史官笔下出彩。两千年后,我们再次感怀这种聪慧与美德,纪念这名女子留下的精神财富,一同读史以明智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