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特色活动*成果展现

名篇共赏各精彩 互补共赢助提升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3-18 09:44:27 浏览次数: 【字体:

 

 

3月15号,一个连续阴雨天后难得的晴朗日子,我科迎来了深圳市实验中学高二备课组一行五位老师。下午第七、八节,广州二中周黎老师和深实的李婉凌老师分别在高二(4)班和高二(3)进行“同课异构”,就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O.Henry(欧.亨利)的名篇“The last leaf”(《最后一片叶子》)呈现了两堂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文学赏析课。

周黎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将原著、VOA(American Story)版本和大学英语教程版本进行整合,为学生量身定制了本次赏析的教学文本,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文风格的同时降低阅读难度。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周黎老师一开始通过图片创设情境,以小组讨论复述的形式帮助学生激活对文本内容的记忆。紧接着周老师引导学生对小说人物进行分析,逐步呈现“欧亨利式”结尾及其艺术魅力。在随后的篇章结构分析中,周老师形象地使用“爬山”这一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叙事体的语篇结构,并突出“对比法”的写作技巧对增强文本艺术魅力的作用。课程的最后,周老师引导学生提炼出作品的主题,并辅以诗歌和名言让学生感受作者所传达的“希望”和“人性之美”。

与周黎老师深挖文本的方法不同,李婉凌老师选择对文本进行纵向的梳理,让学生更全面地把握文本。李老师先对作者及故事写作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接着借助图片和提问的方式帮学生迅速把握情节脉络。在读中环节,李老师以小组讨论呈现的形式让学生寻找文中细节并根据细节对主要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关注“欧亨利式”的surprise ending(出乎意料的结尾)和tearful smile(含泪微笑)。整节课最为出彩的部分应属读后任务的设计。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解读和得到的启发,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故事的结局进行续写,更深刻地体会故事所体现的人性的光辉。

课后,两校老师在五楼国际部进行了细致的评课和深入的交流。在两位任课老师对各自的教学思路进行简要的介绍后,在场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周老师的课由点及面,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体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极好的课堂驾驭能力。深实高二英语备长王老师更是评价这节课是“一位成熟老师呈现的成熟课堂。不逊色于大学的英语文学鉴赏课。”而李老师的课则是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水到渠成,得到张绵副校长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教态轻松优雅,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体现了高标准和高素质。” 最后,二中英语科陈广已和陈红霞两位科长对此次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总结,他们认为两位老师的课都非常精彩,上出了各自的特色,并希望两校英语科今后能多交流,多进行思维的碰撞,相互提升。

交换一个苹果,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我们收获的又岂止是一种思想。同课异构是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更是灵感的集中体现。这两节课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也为高中英语文学鉴赏课提供了很好的课例。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