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学校新闻

超越自我 拓宽视界 ——二中学子USAD大赛首创佳绩

来源:英语科 发布时间:2017-02-14 09:02:50 浏览次数: 【字体:

    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USAD 2017(美国学术十项全能大赛)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落下帷幕。由英语科李丽茹、黄瑶老师带队的高一应元班学生组成的28人队伍首创佳绩,斩获125铜!

USAD,全称United States Academic Decathlon,即美国学术十项全能。作为美国首屈一指的高中生综合学术竞赛平台,迄今已经拥有48年历史。USAD概念形成于二战期间,由美国当时一名飞行员罗伯特.彼得森提出,希望通过竞赛让学生在10个不同的学术范畴展示他们知识和教育技能,藉此帮助更多的学生发挥他们的教育潜力,并成为多方面健全发展的学生。

今年的主题为:二战。参赛者将围绕这一主题,学习经济、文学、社会科学、科学、艺术、音乐方面的内容,并进行客观题测试、演讲、面试、创新赛、Super Quiz等一系列的比赛。本届比赛规模空前,来自全国各省市接近百所学校参与角逐,如广东的华附、省实、深中等。

以下是来自USAD参赛者之一、高一(18)班邓嘉宁同学的参赛历程报道。

作为第一次参加USAD的学校,二中团队对于USAD是陌生的,也是好奇的。但是这样正式而又大型的比赛让大家都很是好奇。大家都跃跃欲试,希望一展身手,不同班级的28个小伙伴,组成3个小组,剩余1人以个人选手身份参赛。组内按照学习情况分为了荣誉组、学者组、对打组,每个组3人。原本陌生的我们,在不同班级的我们,聚集到一起,向着同样的目标开始进发。从十一月末开始,我们成功报名并进入到紧张的备赛当中。

备赛之我们啃资料的日子

进入到倒数三个月,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如下:内容多、时间少、USAD和其他学校生活不能平衡。面对厚厚摞起的一沓资料,每个人都陷入了小小的迷茫……怎样才能合理地备赛呢?

为了找到这个答案,我们不断地在对队伍的准备方案做着一次次的调整,每一次小组的会议,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员们都能够集思广益,提出自己对于备赛规划的建议。一次次调整过后,我们的从一个人啃一本书的单打独斗到分章节阅读一本书的合作,本觉得前路迷茫的我们,在一次次的探索中终于找到了方向,在面对困难时真正领悟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学相长,又在相互分享中过了一把老师瘾,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每个人都静心砥砺,尽己所能。

于是,期末考前一楼的空课室里,总能看见认真备赛的队员们,有的人对着厚厚的资料查着字典,写着批注;有的人就不懂的问题和伙伴展开一场讨论……黑板上,用各式各样的字体写着一个个专业的单词,还有各种讲解的图画,从钢琴黑白键,到经济供求线,再到数学反函数,夜晚明亮的灯光下,映照着我们为之奋斗的努力,还有一点一滴积累的默契。在此期间,尽管我们经历了艺术节、文理分科、期末考一系列的事情,但是我们依然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行。

进入寒假,我们走到了赛前最关键的时段。因为大家不能经常见面,我们的备赛计划再一次经历调整:原本面对面的讲课变成在微信、qq上面发送一条条的语音信息,配上有标注的图片。二十多天的寒假里,甚至是春节,微信群上总会准时发出数十条甚至上百条消息。听着队友认真讲解的声音,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在书本上认真做下批注,不懂的地方线上提问,是我们寒假每天必做的功课。原本用于聊天嬉戏的软件变成了我们最好的交流平台,看着语音信息上一个个小红点消失,最后完全被“消灭”,然后兴奋地跟队友报告听课完毕。无形之中,共同奋斗的我们被紧紧联系。空白的书页一点点、一点点变薄。

寒假过后,开学,我们进入USAD决赛一周倒计时。换了新班级的我们依然聚在一起,恨不得把书多看几页,多背几点。我们开始分工刷题目,讲错题,老师们开始分组听队员们的演讲……开学第一周几乎所有的晚修,寒风瑟瑟,但是教室里却为了备赛而热火朝天。

决赛

漂亮的酒店和盛大的开幕式

29日,我们参赛的一行人终于走出苏元山,走向决赛地点----琶洲会展城香格里拉酒店。

第一件惊艳到我们的事情莫过于漂亮的住宿点----南丰朗豪酒店,舒服柔软的大床,宽敞的房间,明亮的落地大窗,自助餐早餐,给身为住宿生的我们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进入房间的我们都无比兴奋,简直想在床上打滚。

可惜这样舒服的大床不能用来睡懒觉,210日第二天一早,我们6点钟起床,赶往香格里来参加开幕式。高大的珠江厅里列坐着来自全国各的的USAD小伙伴们,黄色的椅子一排排摆开,巨大的彩屏上,USAD决赛开始的信号已然发出。起跑线前的我们,准备奋力向前冲。

OBJECT TEST

   首先迎来的是客观题测试,一共六个科目,每科30分钟,考完三科中间有一个1200秒的休息时间。看上去时间并不长的考试,对我们而言却是很大的挑战。半小时,五十道题目,十分考验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每做完几道题目,我们总是会抬头看看大屏幕,看着剩余时间的数字一次次变小。所有人涂卡的动作变得飞快,过千人的大礼堂里,每个人都沉浸于自己的思考当中,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在这里升起。

SUPER QUIZ

作为唯一一个作答之后即刻公布答案的考试科目,super quiz堪称USAD中最刺激的项目。在这一场比赛中,各个队伍的三个组别轮番上场,通过组内合作完成题目。每当主持人宣读完题目,场上的选手在马上利用仅有的十秒决定答案,而观赛席上的队友们,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每次公布答案,场内总是红绿旗子夹杂,观众席上的队友们总是兴奋地站起身,望向选手所在的地方,而选手总是会回给队友一个手势。每一道题目的正确,观众席上都会爆发出一阵欢呼,而场上则到处可见击掌庆祝的选手。在这样一个“心跳”环节,场上场下似乎共同作战,加油喝彩声和紧绷着的神经成为了每一个选手都拥有的特殊记忆。

创新赛

作为一个综合能力的比赛,USAD不仅考验学科能力,也考验创新和动手能力,创新赛就为此而设。

今年的题目是利用筷子、气球、橡皮筋、勺子。做出一个微型投石器,而时间依然仅有20分钟。我们在这20分钟里经历着激烈的讨论,一次次的失败,甚至是不断刷新着对规则的理解,最后我们TEAM3获得了全场前5的好成绩。

当比赛结束,离原本预定的结束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主办方把我们留了下来,让我们开始总结比赛中的团队合作情况。回答着一个个裁判提出的问题,我们对于整个过程的体会逐渐清晰,我们的优点在于集思广益,每个人都参与到了这台机器的研制和改进。但是我们的问题在于前期对时间安排不科学,没有合理人员分配,没有及时进行测试。回答完了这些问题,我们才真正明白设立这样一个项目的意图:考验创新能力固然是一方面,但是团队的合作却是更重要的一环。团队,意味着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目标,还有对分歧意见的统一,对每个人特点的最大化利用,我们是由个体集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是休戚相关的一群人。这是对每一个团队的一次考验。

INTERVIEW & SPEECH

演讲和面试,可谓USAD中最考验“基本功”的项目,既没有教材,也没有速成方法,全靠一次次的练习。我们从写稿、改稿、试讲、再改稿、再讲,踏踏实实地准备。对着窗户、对着空气、对着同学,我们的听众也多种多样。时间线成了生命线一般重要的东西,一点点的超时和不够时间都令我们抓狂。明明练习中流利自如,到了老师面前就开始语速如飞。

所幸,评委们都十分平易近人,进入考场,简单的自我介绍并且套套近乎当然是必不可少啦~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几百人同时发表着自己的宏论,自信、阳光的我们,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接下来是面试环节,考官花式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一环扣这一环,遇到自己不是很懂的内容,我们便只能搜肠刮肚地来回答,还未讲完想表达的内容,计时的铃声就无情想起,这段经历,真可谓之惊险。

GALA NIGHT

所有比赛项目结束,大家进入了庆祝的欢乐之中。男女生们都纷纷拿出了自己漂亮帅气的小西装小礼服。女生们聚集在一起,化上漂亮的彩妆,化妆间里,我们相互拥抱,欣赏赞叹着对方的装束,期待着狂欢的快乐。无论是认真备赛,专业实力爆棚的队友,还是现在帅气迷人,盛装打扮的我们,都是彼此心目中最好的伙伴。

还有就是二中精心准备的gala night摊位,以新生为主题,以自然的元素装点,不仅有可爱的彩蛋创作游戏,还有精美的明信片。家长志愿者们的热心帮忙使各色各样的彩蛋从不远万里来到了会场,每一个同学四处努力的拉人使摊位的热度一直保持高位。我们遇见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朋友,见到许久不见的旧朋友,USAD的意义还有遇见新的友谊,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展示自己。

最终,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奖项在尖叫声中逐步揭晓:我们共斩获125铜!当然,比赛不仅只有奖项,我们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友谊,团结。我们做到了自己本身觉得很困难的事情,不仅战胜了自我,也增长了知识和见识。在这样的大型赛事中展现出了二中学子的风采。我们有太多要感恩的人,有太多特别的记忆。

附:  广州二中 USAD2017荣誉榜

                         个人奖项

杨钧涵(高一18班) 面试金牌、演讲银牌

高健峰(高一18班) 演讲银牌

李彤  (高一18班) 演讲铜牌     

余奥洋(高一3班)  数学/科学铜牌

葛蕙嘉(高一2班)  社会科学铜牌

                     团体奖项
      

Team 1获团体总分铜牌

队长:范子维 (高一3班)

队员:盘依岚(高一1班)、叶廷翰(高一1班)、俞文博(高一3班)、余奥洋(高一3班)、傅平钰(高一4班)、王逸凡(高一4班)、黄昕宁(高一18班)、李珞霏(高一18班)

 

                                            

文:高一(18)班 邓嘉宁

                                             指导老师:李丽茹

 

荣誉组

学者组

对打组

比赛宣讲现场

部分奖牌获得者

面试金牌、演讲银牌获得者杨钧涵

演讲银牌获得者高健峰

小组团体总分铜牌获得者

分部视图“智能标签”存在异常,详情请查看系统日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