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精神报国志,筑梦青春大学行——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徒步远足活动纪行
饱以五车读,劳以万里行。1934年10月,一支8.6万人的红色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跨过赣南的于都河,开启了伟大的远征。“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2024年10月,正值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广州二中2024级高一年级全体同学踏上了一段特别的旅程——“革命精神报国志,筑梦青春大学行”徒步远足活动。
10月23日活动当天,2024级高一同学沿大学城外环徒步远足约20公里,依次经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10所高校,随后前往长洲岛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感悟先辈英烈的革命情怀,坚定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力图走好新时代的长征之路。
在20公里的徒步过程中,同学们展现了不怕吃苦、勇于挑战的精神。他们相互鼓励,共同前行,体现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精神正是长征精神中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生动体现。在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同学们有机会进入校园参观,亲身感受高校的学术氛围和文化魅力,这不仅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也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高一(1)班的同学们这样说道:“大学城的每座校园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与韵味,从古老的建筑到现代的设施,都共同构成了大学城独特的风景线。我不禁感叹于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丰富的文化底蕴,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知识的土壤上,正如华工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指导着我治学应知行合一、博采众长。就在此时,一条深绿的二中校裤蓦地映入眼帘,我心中的甜蜜油然而生。或许,这是学长对我们给予的呵护、鼓励与期盼吧。”
在结束20公里的徒步后,同学们乘坐大巴前往长洲岛辛亥革命纪念馆,在这里,他们深入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体会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与牺牲。高一(5)班的同学们说:“在辛亥革命纪念馆中,我边看边走边和同学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辛亥革命前的革命都以失败告终,而辛亥一役能成功摊翻清王朝?在无数极其翔实的历史资料面前,我们未必能找到所有原因;纵使最终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我们一致认为这是有意义的。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明确:英雄有很多种。有为民请命的英雄;有力图变法的英雄;有冒死刺杀的英雄;有举枪革命的英雄……取得胜利的英雄伟大而被人景仰,而失败的英雄同样值得敬佩,同样不会也不应该被忘记。要知道,历史的成功只有一次,失败在所难免。正是这一次次的飞蛾扑火,才最终换来扑灭封建王朝之火的那一次胜利。从这个角度来看,失败的英雄和成功的英雄有着相同的历史地位,我们都应该充满崇敬地称呼他们——民族英雄,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中国将被打倒之际,谢谢有你们挺身而出,纵粉身碎骨,也无怨无悔。怀着这样崇高的心情,我们结束了这次徒步活动。革命精神是辉煌的,青春年华是灿烂的。如果青年能够悟透革命精神,传承英雄之志,难道不会使这个时代迸出新的火花,更加灿烂辉煌吗?”
通过这次徒步远足活动,广州二中2024级高一年级的同学们不仅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更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坚定了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理想信念。本次徒步远足活动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让我们期待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成长,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特摘选学生感想如下:
暮色蔓延在天际,远山渲染着落日余晖,飞鸟成群,云霞如画。纵使征程漫漫,我们都曾呼吸狂奔,相爱支撑,命才成为生。我们行于归途,一路的景致,定格于镜头中,更铭记在心间。穿岁月峰头,伴历史烟云;循火红足迹,迈坎坷征程。回顾这次徒步之旅,除去对身体素质与意志力的磨炼,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无论是长征精神、辛亥革命精神,还是二中義忠仁精神,都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不断顺应新时代的要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实干造业,不断探索发展,形成新时代新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让青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挺膺担当。
——高一1班
永遇乐·大学城远足
邀月晨辉,荔园云去,苏元山隅。树影婆娑,折入曲途,恰逢大学城埔。红砖鎏瓦,骚客杰士,共行砖石狭路。举目望,英才辈出,华工中大各伫。
浩生级长,走出屏幕,偶遇逐球边牧。竹林荫处,曲觞同坐,换盏向天幕。鸣声阵阵,辛亥人物,昂首再前越步。二十尔,人生漫漫,穷途何哭?
——高一(4)班 李隽珞
这次远足活动,我们在汗水之中铸成了坚定的内心,在怀疑与放弃之中选择了坚持,这便是吾辈青年应有的担当与精神,和必须的品格和意志。游学府以明志,迎烈阳亦笃行,在这一天,我们收获的是可以永远珍藏的回忆,对自己的肯定和由衷的自豪,以及永远烙印在心中的坚持奋进、不断向前的精神和它无尽的力量。
——高一(5)班 吕静瑶
徒步赋
甲辰之秋,十月正望,廖子携生徒步行于大学屿上。炎曜横空,北风大起。其疲然也,饮水以静口舌,撑掌以蔽眼目。少焉,既行于中山学府之中,枕风于石桥清池之间。荫下彻凉,鸟鸣声起。自睹先人之遗像,感逸仙之为民。雄雄兮若豪目天下,而不知其所止;悠悠兮若常闻古今,定万疆而开太平。
于是渐出此学,垂首而慨之。叹曰:“穷目乎远近,极心力乎烁古今。其志之渺渺兮,念封建兮尚难平。”生有善声乐者,倚《赤壁赋》而和之。其声昂然,如吟如啸,如肃如怒,彻耳长鸣,穿心如丝。起沉眠之愚人,点迷津之智者。
生刘奕轩慨之,阔步振襟而问生者:“何为其然也?”生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此非苏学士之赋也?北望中国,南贬黄惠,夷地草相生,不知岁岁,此非苏子之恨于家国乎?方其游于黄州赤壁,结客数余人,纵一苇而航,不论东西也,歌呜呜然,忆一世枭,感生之须臾,似水之溯于江海,可谓已彻人世之事,今亦不在哉。况中山先生举旗武昌,结黄兴而识众青烈,为民国之总统,斩千年之封建也。安称无为乎?寄我生于将尽之蜡,耀明堂以赤诚之光。不美金玉之衣袍,惟慕涤生之天水。与谁问此坐须臾,正当为朝暮开阖之棠。此生为一事。此世行一程。”
刘曰:“然。光阴实须臾之物也,且不论千百岁,只一日之光景便如片刻之漏,弹指而逝也。”生矫首,果日渐西山,乃从众生以乘车。少顷,厢中人声俱寂,众生皆倚座而渐眠,不知此行之所终。
甲辰十月二十四
——高一(16)班 罗铭溪
用户登录